国产 欧美 日产中文字幕,国产午夜鲁丝无码拍拍,亚洲国产精品 小说,国产 99线观看

您所在的位置:首頁 > 信息發布 > 專題專欄 > RCEP業務專欄 > 媒體觀點

中國-東盟合作“三十而立” 互利共贏成為共識

2021-11-02 16:49     來源: 中國新聞網

28日-29日,第十二屆西南論壇暨中國高等教育學會“一帶一路”研究分會2021年學術年會在線上舉辦。時值中國-東盟建立對話關系30周年,來自南亞東南亞國家的80余位專家學者回顧多年來雙方合作取得的成就,認為互利共贏已成為各國共識。

自1991年建立對話關系以來,中國和東盟走出了一條團結奮進、合作共贏之路。中國-東盟雙邊貿易由1991年的83.6億美元增長到2020年的6852.8億美元,成為亞太區域最為成功最具活力的合作典范和東亞地區繁榮發展的重要引擎。30年間,中國與東盟建立了自貿區,涵蓋11個國家惠及19億人口,中國-東盟博覽會逐步成為促進貿易投資的重要平臺。2020年,在新冠肺炎疫情沖擊下,雙方經貿合作熱度不降反升,首次互為第一大貿易伙伴。

“中國-東盟建立對話關系30年來的一個重要經驗,就是經濟合作優先。以經濟促進政治、安全等領域的合作,這是雙方合作最重要的契合點和基礎。”中共中央黨校國際戰略研究所研究員高祖貴認為,在經濟合作的基礎上,雙方的信任增加、紐帶增強,如果反向操作,中國與東盟在各領域的合作未必能取得今天的成果。

中國社會科學院學部委員、中國邊疆研究所所長邢廣程也認為,中國-東盟命運共同體的構建,應該從利益共同體切入,雙方的利益關聯度越深,合作基礎就越穩固。中國沿海地區多年來的開放發展,廣西、云南的快速進步,與中國-東盟的合作離不開關系,這也是區域性利益契合帶來的正向效應。

面對席卷全球的新冠肺炎疫情,邢廣程建議盡快評估疫情對世界各國帶來的經濟沖擊,關注因為疫情引發的經濟危機、金融危機、產業鏈斷裂危機,建立預設性方案,大家合舟共濟、共克時艱。

緬甸仰光外國語大學副校長Chaw Chaw Sein則指出,中國提出的瀾湄合作機制為湄公河流域國家在農業等領域提供了大量的支持和援助,這也說服了更多東盟國家與中國開展各個領域的合作。未來,中國與東盟更應該加強對話,增強互信,在貿易、投資、安全、衛生等等方面謀求合作。

“近年來,旅游業成為泰中兩國交流的一個重要橋梁。中國游客每年都成為印度尼西亞、馬來西亞、泰國等東南亞國家重要的收入來源。”針對當前全球社會面臨的各類新挑戰、新形勢,泰國國立法政大學東亞研究所所長Kitti Prasirtsuk建議,中國與東盟可以通過“一帶一路”倡議、瀾湄合作機制,共同合作、開發一些具體的項目,增強彼此互信。同時,加強基礎設施建設、物流基礎設施建設、數字經濟等方面的合作,協同發展、實現互利共贏。

文件下載:

關聯文件:

分享 微信
頭條
微博 空間 qq
【字體: 打印

RCEP業務專欄

  • 媒體觀點

主辦單位:廣西南寧五象新區規劃建設管理委員會〔中國(廣西)自由貿易試驗區南寧片區管理委員會〕

聯系我們:0771-4952350    0771-4919311(政策咨詢)    0771-4952310      0771-5806179(招商咨詢)